天气顸报:晴 26-31℃ 上岸时间:上午8:00-下午4:30
邮轮很早就停靠在威廉斯塔德(Willemstad)港口,到14层一望,远处近处都是五光十色、缤纷艳丽的房子,威城真的是:”打翻了上帝的调色盒”, 它以热情奔放又古意盎然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。
下午,我不顾上午独自参加的、倒霉的”环礁湖游艇游”的疲惫,赶紧和妻子下船去参观城市。这座具有750座、17-18世纪建筑物的古城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是加勒比各岛中唯一获得的殊荣,我们怎么能错过呢?幸好妻子上午抓紧时间做了功课,到码头信息中心拿到地图,还和邻室来自佛罗里达的游客夫妇交换了信息。他俩原来在俄亥俄州工作,年老退休后将原有住房卖了,迁到温暖而美丽的佛州定居,儿孙们有假期都乐意前来聚会,在佛州还有机会买到特惠的邮轮游,晚年生活更加乐也融融。他俩也是首次游此路线,上午己廹不及待地进行过城市游(city tour) 了。
我和妻子一致认定,步行就是游威城的最佳攻略了。身历其境、步移景换、才可以更好地领略这座传竒城市的真谛。说真的,还要佩服妻子的勇气,她是忍着膝关节疼痛,拄着拐棍步行的呀!出了码头,沿着左侧的海边大道前行,穿过商场和赌场,就会惊喜地看到这座落在海峡两岸的奇异古城了。
说是海峡,实际是连接着面积很大的圣.安娜(ST.Anna)海湾与加勒比海的通道。海峡大约有170米宽,海水深蓝,大型邮轮及运油船都可以由此进入海湾停泊,威市有两个主要城区;我们邮轮停靠的是1707年始建的欧特路邦达(Otrobanda)区;对岸是1634年始建的庞达(Punda)老区;分列在海峡两旁。一座著名的,建于1888年的爱玛皇后(Queen Emma)浮桥,连接着两岸供行人往来。简约而古朴,绰号”摇摆的老夫人”的浮桥,由十六节,以小船为基托的木铺桥面组成。每天定时开断,供船只通过,断开时行人由在附近的轮渡运送。幸运的是,我们到达时正值浮桥开通。当我俩踏上有点摇摆的浮桥,走到桥中部眺望时,宛如时光倒流般的古城,它的一切美好就凸显出来。
两座分别屹立在蓝色海峡隘口两岸的圆弧形堡垒,在热带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黄色的光芒,它们都是建于1828年、名为里夫城堡(Rif Fort)的组成部分,两侧城堡形成:” 双堡锁海”之势,曾是保卫安娜海湾和城市安全的强大支撑。有趣的是,当年真的曾在两堡之间设有铁链,日间沉入海底,晚上或有必要时拉出水面实现锁海。”锁江””锁河”之举,我国古代亦曾有之。三国后期蜀被灭后,吴国曾以铁索锁长江,以防西晋入侵。宋明时都在长江天险三峡的瞿塘峡建铁索锁江。没想到在库拉索看到了类似实例,真是奇迹。如今两侧堡垒内部都已被改扩建成为商场、赌场和旅店等,但它们威严的石垒城墙,黑洞洞的炮口仍然给人以震撼。
海峡两岸整齐地排列着彩虹般的房子,特别是庞达区的建筑,彩色艳丽而古意盎然,彰显着17-18世纪(相当于我国明末到清中期)荷兰和欧陆的历史文化特征。750幢古建筑分布在城内十多条纵横交错的街道、广场和海旁,商店、民居、殖民遗迹、博物馆等各式俱全,保存完整。城内设有小火车,人们可以轻松而充分地领略古城内的旖旎风光。
海旁的大街还是游客的热点,约200米长的街道,店铺大多是艺术画廊和精品店,弥漫着古雅的艺术氛围。大街与海岸之间还设有一长串白色帐篷的咖啡座,很有情调。不少游客乐在其中;一面享受着现代饮料的清凉和快意;一面左右顾盼海峡和古街的景色;欣尝和回味着这梦幻般的古意迷城。减免了热带的阳光曝晒,这真是绝妙的安排。
我俩仔细地欣尝和观察了街旁荷式房子的建筑格调,发现和我们200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城中游船河时,所见到的古老房子是吻合的,只是没有了荷兰古屋窗大门小的怪现象。据说这是因为当时荷兰政府按照房子的大门宽度来征税造成的,威市的税务官或许比宗主国聪明吧。此外阿市的古屋多是黑褐色的,并不多彩。
我们对颜色的辨识度不高,但当深红、深绿、深紫、橙色和黄色等各种色彩碰撞在一起时,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。如果善于观颜察色,能分辨出什么是芒果黄、胭脂红、鳄鱼青、苹果绿那就更有趣了。
威市房子的”好色”,据说应该感谢该城的一位老市长。他将自己长期患上的偏头痛,归咎于当时遍布城内的白色耀眼的房子,于是下令全城建筑一律要涂上颜色。实际上,鲜艳的颜色也完全符合热带人们的情调和爱好,当地妇女的传统服装就是证明。
沿着海旁街道前行,到了跨着一道小桥的河边,就是威城另一处、具有独特古意的文化符号—-水上市场。当然,说它是世界唯一也是夸张,至少曼谷、阿姆斯特丹都有嘛。沿着小河停靠着许多从哥伦比亚、委内瑞拉和附近海岛来的小货船,在岸边开设的摊位摆放着各式花果瓜菜、土货特产、真是琳琅满目。不少品种别处少见,难怪也成了游客必游之地,熙熙攘攘、真有中国人赶集的味道。
游兴未尽,免不了要一提在古城不远处,似是悬挂在碧空上,彩虹般的桥梁—-朱莉安娜皇后(Queen Juliana)大桥。这是用现代技术和钢铁建成的,横跨在海峡两岸的山丘高地上,连接着贯串全岛的公路,也是威市海峡两岸唯一用以通行车辆的通道。高高的拱式桥梁、允许巨型邮轮自由通行。优美而矫健的造型,蔚蓝的色调,让人工与自然、实用与艺术、古代与现代巧妙融合,相得益彰,令人衷心佩服建造者的睿智。
脑子里,古今完美融合的例子也有几个;我认为最显例的是建于20世纪初年的罗马威尼斯广场。它底部的几层是祖国祭坛,顶层是纪念统一意大利的依曼诺二世的罗马式弧形回廊。在它的两侧都是闻名遐尔的古迹;左侧是斗兽场;右侧是古教堂;后面是罗马废墟;前面是近代的罗马城。登上回廊眺望,罗马城的古今景物尽收眼底。功能多样、古朴而雄伟的建筑,虎踞龙盘地屹立于交通要冲。弥合古今,为城市增辉,令人赞叹不已。另一个范例是人们熟知的,在巴黎罗浮宫广场,由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了。
现在大桥己成了威市又一个热门景点,人们常登上大桥,俯瞰威市全景及安娜海湾景色。可惜我们只花6美元与别人拼的土返码头,无法在桥上停留,只落得在车经过桥面时,对美景尽情一瞥的缘分了。回家后发现还是摄到了几张大桥两侧的景色,城内侧的照片角度欠佳,但海湾和大型炼油厂的照片很清晰。
库拉索1499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,但此地无金,一直未受殖民者重视。1634年为荷兰人夺取并随即建港,开放贸易,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陆续前来经商。1662年荷兰西印度公司在此设立,从非洲贩来的黑奴,分别转售到南美及加勒比各地,库岛一度成为大西洋最大的黑奴贩卖中心。奴隶市场和商品贸易催化了城市的繁荣。英、法虽曾于18、19世纪短期入侵,但长期较稳定的管治和市场地位,特别是近现代以来,人们文明意识的觉醒,让库拉索的城市风貌得以持续至今。1914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盆地发现石油,壳牌公司在此地建厂炼油,库岛政府接受该厂后不久,又转售给石油来源国委内瑞拉(本岛亦发现和开采石油、但量少) 。现代的炼油工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库岛主要的经济支撑。据维基百科发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2005年数据,库拉索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,200美元,排在世界各国第23位,在拉美名列第一。当然,靠着石油经济抬高的数据,会有较高的水分和不确定性,对人们的实际收入更是如此。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状况,人民还是满意的。面积不大的海岛内设有四所大学。2005年经岛内全民投票决定,维持荷属自治区地位,没有选择独立。
还是说说上午的倒霉事吧,这次八岛游,我己经参加过两次浮潜了,但心气太高,犹未满足。而且在水下照相的能力似乎有了长进,有些技痒。看到名为”环礁湖游艇游”的推介单张中说;乘坐运动式游艇沿海岸行驶,到一处已开发的环礁湖观看最豪华别墅;再到一名为福立克(Fuik) 尚未开发的环礁湖观光、游泳;然后在天然水下公园中一处最佳的地点潜泳,保证游客能看到最多的鱼类和珊瑚等等。一位曾参加过该项目、船上认识的朋友也说,这是属于只接待少量游客的高端项目,其中的浮潜是他参加过最为精彩的。该项目收费颇为昂贵。但如果物有所值,又是这次游程中最后一次机会了,就决意独自报名参加。然而大出所望,严重的货不对办。先是乘坐约半小时的巴士而不是坐船去,在南部一个巨大的海上采油平台附近的一个小码头,让近30位游客挤上一艘不大的运动游艇,仅仅驶至平台的另一侧,一处荒芜的岩岸边,就让大家下水潜泳。水太深又有点凉,上船后大家互相询问,都说根本看不到什么鱼。
实际上,宣传单张上说的,到原生态的Fuik环礁湖、水下公园等行程都被取消了,那环礁湖离这里还远着哩。随后船驶到一个名为Santa Barbara的沙滩和高尔夫别墅区,这里倒是一个水面广阔、清波不兴的美丽海湖。沿湖的沙滩旁以及湖中的几个小岛上,分布着许多豪华别墅,一些还有停泊着游艇的私家码头和专用沙滩。据说这些别墅的主人大都是美国人和日本人,多是度假式的,一年只来住几个月,平时交由区内管理。湖边一处山上、有直立如壁的山崖,初看还以为是碉堡,山顶还是平的,整体看似是一座巨型大厦,蔚为奇观。一路看来,不由得心生感叹,说加勒比海是旅游天堂,但首先是富人的天堂。犹幸这些海岛当局还很重视社会福利,否则就麻烦大了。船环湖转了一圈,在一处度假村的沙滩旁停下来,让大家游泳。整个旅游就算交差了。回程车上,游客们都闷声不响,毫无在巴巴多斯等地游毕归来的欢声笑语。但是这不等于人们都认亏了。西方人的习惯,一般都不会当面吵架,但会事后投诉。果然,当我忍不住到船上旅游服务台申诉时,当值的职员就告诉我,己经有许多同游者发声了,他承诺说一定会和岸上的旅游单位交涉。最终我们得到了60%的退款,这也算是一次维权胜利吧,让我们看到了迟到的诚信。
但是这是一次令人很不愉快的胜利。我衷心希望这只是一次偶发的事件,不要损害库拉索”旅游者天堂”的美誉。如果能像对古城的规划、管理和维护那样给力和严格,那就完美了。
库拉索还有许多旅游热点,如拉美第一座犹太教堂,还有博物馆、水族馆以及著名的火烈鸟聚集地等等。但是只有短暂一天停留的我们,无法兼收并得了。
下午5时,邮轮准时离港。我们在船上凭栏眺望,在依然明亮的阳光和蔚蓝天空衬托下,整个城市更显神奇;飘动的浮桥、静穆的碉堡、艳丽的古屋、深蓝的海峡、呈现出一幅如幻似真、海市蜃楼式的异国古城奇景。视线转往高处,一道弧形大桥,横架长空,似是图框、又似是括号,现代文明与沧桑古迹的相互辉映,令人神往。是的,现时今刻,应当划上的不仅是库拉索,而是八岛游的句号了。别了,梦幻城市!别了铺陈在加勒比海的八颗晶亮莹润的明珠!今夜,邮轮将载着我们再次驶向深蓝,把深藏在心中的一切美好和怀忆带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