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周六,本拟前去参观甘肃省博物馆,但适遇该馆修葺停馆,只好自叹无缘。人退休了,在品味人生之余也钟情于品味历史,这已成了我近年的瘾病,也难得老伴同好,成了同病相惜。
市博物馆也很小,据说也无什藏品,就顺步到张掖路黄庙而去。这里是奇石古玩市场。今天还是周六的自由市场,一连几进的黄庙的空地上,摆满了地摊,举凡奇石、古玩、旧钱币、邮票、古旧书刊、字画不一而足。没有博物馆参观,在这里也可以对当地文物有所了解,聊补遗憾。惜囊中羞涩,只买了几件礼县人带来的小动物摆件,另买得的一件在荷叶上两蛙相争的铜纸镇也颇有趣。
在一川菜馆饭后,沿中山路到黄河上的中山桥及沿河花园游览。记得56年底我第一次出差,也是第一次来兰州时,就在桥头照过相,今天48年后重临故地,大桥依旧,黄河不老,然周围的景物已焕然改观。中山桥对岸的白塔山公园,原来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树,遮掩不住光秃秃的黄土,散落在山头各处的几座破旧建筑点缀不了山上的荒凉。而现在衬托着中山桥对岸的白塔山公园,却成了一个完全以“绿”为底色的画屏,修葺完好的白塔,亭台楼阁似是镶嵌在画屏上的精美雕刻。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,真是人间难得美境,也是兰州所特有的美景。我认为以白塔公园、中山桥、黄河、沿河公园构成的图景应是兰州的最佳标志。我和老伴照了好些照片,但限于相机的功能和拍照角度,恐难以将这些美的元素都完整地显现出来。
经历百年沧桑历史的中山桥,过去是人、马、车拥挤在一起,现在已变成了只供人们漫步在黄河之上浏览景色的步行桥。
在中山桥上再环视四周,原来乱石滩般的河岸,代之以用花岗石砌成,有漂亮栏杆的河岸,河岸处处绿树花园,两岸漂亮的楼房连绵陈列。原来最高大的兰州饭店已被藏在层层高楼的后面。从前马路上的骡马车、卖羊肉的手推车、人力三轮车都消失不见了,代之以川流不息的现代汽车。兰州——这大西北的重地,在改革开放中虽然还嫌步伐慢了点,但的确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长足的进步。
当我们在河对岸恋恋不舍地欣赏着兰州的新面貌时,经不起一个青年不断的劝说,决定坐快艇作一次区别于羊皮筏的黄河现代游。掌艇手不顾我们年老体弱,驾着快艇高速前进。小艇在黄河波涛中飞驰,艇身时起时伏,时而急转弯,划起圆弧形的波浪线,真是十分刺激豪迈。前进中两岸的美好景色也在眼前快速移动,使我不禁想起了香港大才子黄霑写的一首粤语歌曲:“万里长城永不倒,千里黄河水滔滔,江山秀丽叠彩峰岭,问我国家哪像染病……”。这个旋律一直在脑际回旋,直到船靠岸,才从歌声中醒过来。这样一次让我留下难忘记忆的双人单艇黄河游,每人只花了10元,真的是便宜得不可思议。黄河两岸还设有现代缆车及滑索跨越设施。我曾豪情地对老伴说我想乘滑索飞渡一次黄河!可惜没有同意。
晚上于所住饭店就餐。据说总厨是从中山市聘来的粤菜师傅,果然味极清淡,12元一碟的木耳炒肉片、6元一只的红烧狮子头、2元一碗的虾米冬瓜汤,均感到口感极佳。看来人不仅乡音难改,乡味也难变。

